在党员干部的自查剖析材料中,常会见到一句话:政治站位不高,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够深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存在差距。
这就像作思想“体检”,工作问题表现出来的症状各不相同,或缺少工作思路,拿不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好办法;或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做的事情群众不满意;甚至固守个人利益,患得患失、敷衍应付……究其共同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理论基础不牢、理论修养不高。
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是一个“大道理”,但绝不是“空道理”。
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这是我们党的一个宝贵经验。毛泽东同志1938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提出,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都要研究当前运动的情况和趋势……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在党的事业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党中央总是及时向全党发出学习的号召,并且率先垂范,带头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是宝贵经验,更是丢不得的经验。
如果说,当初指引我们党跨过千难万险、度过生死关头的,是科学理论的引领。那么今天,要啃下一个个“硬骨头”、要打赢一场场“攻坚战”,这些艰巨繁重、头绪繁杂的工作任务,都要求党员干部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今天,评价思想认识水平高不高,就是看能不能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心骨、定盘星、度量衡,能不能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新使命,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
做有所成必学有所成。当前,我区在脱贫攻坚、环境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工作取得的进展,与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密切相关。而大量事实也警醒我们: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如果不能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就不可能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不可能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无法准确认识当前、判断未来,也就担当不了领导发展的重任。
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要入眼入耳,更要入脑入心。那种浮在表面、停留在浅层次上,轰轰烈烈、热热闹闹,雨过地皮湿,满足于开了会、发了文、讲了课、发表了文章的学习,是学不透、学不深的;那种仅读几遍原文、听几次辅导,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当“复读机”“留声机”,囫囵吞枣的学习,是无法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解决好各种新矛盾和旧问题,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亟需修炼的“内功”。(杨柳风)